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H2C2O4
  △  
.
 
CO↑+CO2↑+H2O.现用如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提供药品: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

(1)甲中为了除去CO2应放
 
溶液,乙中为了除去水气蒸应放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3)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
 
,然后打开活塞b,能分离出的气体是
 

(4)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图中A,B,C 3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甲装置中放氢氧化钾溶液,可以除去CO2;乙中为了除去水气蒸应放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干燥作用;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来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因为甲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除去了二氧化碳;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稀硫酸,然后打开活塞b,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能分离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应该选用B装置,因为一氧化碳的密度比水小,因此要从短管进入.
解答:解:(1)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甲装置中放氢氧化钾溶液,可以除去CO2;乙中为了除去水气蒸应放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干燥作用;故答案为:氢氧化钾或KOH,浓硫酸.
(2)首先,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来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因为甲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除去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CO2+2KOH═K2CO3+H2O
(3)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稀硫酸,然后打开活塞b,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能分离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稀硫酸; CO2 或二氧化碳.
(4)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应该选用B装置,因为一氧化碳的密度比水小,因此要从短管进入;故答案为: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气体的干燥和盐的化学性质等,是中考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从而突破难点,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完《金属和金属材料》后,对身边的各种金属材料产生了兴趣,他们搜集了一些身边的金属材料,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发现很多铁丝的粗细是不同的,这体现了金属具有良好的
 
性,小林发现家里厨房中的炊具具有很多是金属制成的,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他还注意到,铝的活动性虽然比铁的活动性强,但是铝制品却更耐腐蚀,原因是
 

(2)小虎捡到了一块黄色的金属,他兴奋地告诉同学们他捡到了黄金,但同学们说也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
为了确定这块黄色金属是不是黄金,他们将这块黄色金属带进了实验室进行探究:
①小虎取少量该金属块于试管中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该金属块由黄色变为黑色.
②小林取少量金属块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他看到的现象是
 

③小明将少量该金属块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该金属块
 
(选填“是”或“不是”)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
(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N(NO23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应选用((填字母代号)
 
,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在课本实验加热蒸发矿泉水中用到上述仪器中的(填字母代号)
 
,在蒸发这一实验操作中缺少了一种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
 
,它在实验中的用途是
 

(3)上述仪器中用来量取体积的是(填字母代号)
 

(4)在实验过程中,小王不小心打翻d导致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他应该如何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64%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2)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稀盐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①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一起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迅速复 燃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是在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结束后,再次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要证明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
 
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过一会儿,他又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通过以上探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原子由带正电的
 
和核外
 
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使可燃物的燃烧火焰熄灭,可以采 取
 
 
 
三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