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观察颜色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的是空气.该题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因其在二氧化碳和空气中都将熄灭,现象不明显.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在课外活动中,小帅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小帅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没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和课本实验同样结论.
【信息提示】:①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②酚酞溶液遇到碱性物质变成红色,
③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探究与结论】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帅同学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 ②______.
【思维拓展】小松同学受到小帅同学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______,不同变化是______,
小月同学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二氧化碳性质依序是______、______.
(2)小惠同学认为图3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惠同学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松同学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是有关物质相互转化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F是红褐色沉淀,H是浅绿色溶液.推断(若为溶液,只推断溶质):
(1)甲是(写名称,下同)______,丙是______.
(2)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独的无色无味气体,则乙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3)丁可能属于氧化物、酸、碱、盐中的______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加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CuSO4、BaCl2、HNO3、NaOH
B.Na2SO4、BaCl2、Na2CO3、HCl
C.AgNO3、NaNO3、NaCl、HCl
D.FeCl3、NaOH、HNO3、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右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甲和丁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乙和戊都是氧化物
C.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D.丁和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A、B、C、D、E五种物质是初中阶段接触的常见物质.其中A、B、C为气体,D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E由三种元素组成,加热分解D生成E.“--”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试推断:
(1)D的化学式______,固体C俗称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能鉴别稀醋酸、水和烧碱溶液的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B.变稀试液
C.氯化钡溶液D.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X、D为固体且组成元素相同,Y、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G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为紫黑色,F是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液体,G为有毒气体,A是一种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在③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⑤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