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快慢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温度 B. 浓度
C. 催化剂 D. 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D 【解析】 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和是否含有催化剂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各部分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过氧化氢的量不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选D。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性质不活泼且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B 【解析】 A.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化学性质活泼; B.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化学性质稳定; C. 稀有气体 占空气的0.94%,化学性质稳定;D、二氧化碳占0.03% 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铼(Re)可用于制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其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铼的制取过程如下:从冶炼辉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Re2O7,与KCl反应得到高铼酸钾(KReO4),再与氢气反应制得铼:2KReO4+7H2 ===== 2Re + 2KOH + 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一个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75
C. 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
D. KReO4与氢气制取铼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解析】 A、铼的偏旁是“钅”,说明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铼原子中含有75个质子,故核外电子数为75,正确;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正确;D、该反应中有三种产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B 【解析】 A、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应是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符合题意;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记为32,空气约29,故密度比空气大,不符;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生活中很多现象和氧气有关,不符。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1《海洋化学资源》 练习 题型:简答题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冰态物,主要分布在海底和陆地冻土带沉积物中.经勘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储量巨大,有望成为主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属于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某种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存在的形式是CH4•5.75•H2O,则两者质量比为m(CH4):m(H2O)= ___________
(2)若将天然气从其冰态物中分离出来,有三种方法:
①在一定温度下,______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②在一定压力下,______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③通过加入甲醇或盐类等物质,可降低水合物的凝固点
混合物;32:207;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可知,天然气水合物中由水、甲烷、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为一种混合物;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存在的形式是CH4•5.75•H2O,所以两者质量比为m(CH4):m(H2O)=(12+1×4):[5.7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海水“晒盐”》 练习 题型:填空题
(1)用NaCl配制100mL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mL),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由下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 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 “<”或“=”)。
(3)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______(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4)将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______硝酸钾(填“>”,“<”或“=”)。
0.9g <a> 【解析】 试题(1)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可知用NaCl配制100mL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mL),需要NaCl的质量为 100ml×1 g/ mL ×0.9%=0.9g;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应用可知(2)由右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3)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a.冷却结晶,因为硝酸钾的溶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3.3海水“制碱”练习 题型:单选题
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种化肥是( )
A. 氯化钾 B. 碳酸氢铵 C. 硫酸铵 D. 过磷酸钙
A 【解析】 加水后能全部溶解说明不是过磷酸钙;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不是铵盐,故只能是氯化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填空题
以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1)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2)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3)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解析】 (1)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则会由于浓氨水的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填: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2)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