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Ca(OH)2+2HCl═CaCl2+2H2O.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故答案为:(1)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3)Ca(OH)2+2HCl═CaCl2+2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后,作了以下探究实验.
(1)小董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
(2)小凡将锌粒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发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晗在思考:如果将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探究如下:
【提出问题】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
【作出猜想】①铜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②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①小晗取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没有(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无气泡产生,由此推断:锌粉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②小晗再取同样的铁粉和锌粉混合物放入较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看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分析并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粉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反思】小晗分析得到蓝色溶液,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②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4)在探究实验后,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他们取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10克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101010101010
剩余固体的质量 (g)9.358.708.057.406.756.75
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 FeSO4、CuSO4 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X是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铁完全反应;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氦元素He; ②两个氢分子2H2;③铜原子Cu; ④三个铵根离子3NH4+
(2)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13,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填“得”或“失”)
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汞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合理均可).
(3)如图3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得微观示意图,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图中体现了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BD(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C.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
(2)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9.3%.
(3)21.4g碘酸钾中含碘12.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燃料燃烧除氧气外,还需达到什么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2)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更旺,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会燃烧的更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空气中点燃镁条,镁不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也会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某学习小组拟对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混合物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Ⅰ.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Ⅱ.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NH3反应
Ⅲ.2NH3+H2SO4═(NH42SO4
Ⅳ.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5.00g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C,连接好装置;③关闭活塞K,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④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C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现象是关闭活塞K及分液漏斗活塞,双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C瓶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2)装置B和装置D的共同作用是吸收水分,防止装置中气体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水分进入C瓶;
(3)实验步骤④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产生的氨气全部进入C瓶被浓硫酸吸收.
(4)若装置C增重0.34g,固体混合物中MgN2的质量分数为20%;
(5)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部分氨气溶于水中不能完全排出(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图中A~G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或相互反应关系均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G属于单质,且被称为最理想能源,其余均为化合物,B和C物质类别相同,D、E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G的化学式H2
(2)满足图中关系的物质F,可能属于下列类别中①③④(填序号);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3)写出化学方程式:C→B:H2SO4+BaCl2═BaSO4↓+2HCl;
(4)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