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5 B.乙物质中至少有两种元素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同的是( )
A 质子数 B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 核电荷数 D 核外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观察A 、B 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A 、 B装置
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b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_______ (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 _________ 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E.反思与评价 F.表达与交流
(3)要验证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现象是
说明a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mL。
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微粒的
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D.
(4)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
反应类型是 ,这一反应是将 能转化成 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 (高、低)。因为
(5)用化学符号填写: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 ,不变的微粒是 ,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6)关于通电分解水实验,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有(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7)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因为燃烧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 ,这一过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
②一种物质跟氧气反应,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污染空气的气体.
③奥运会田径比赛场上发令枪响后我们看到升起一股白烟,写出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D ;G ;H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①B→F ;②B→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