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CuO粉末

C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MnO2

KCl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引入杂质 Na2SO4,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不与碳反应,不符合题意;
C、MnO2难溶于水,KCl易溶于水,溶解、过滤可滤出MnO2,将滤液蒸发得到KCl晶体,符合题意;
D、 2NaOH+CuCl2= 2NaCl+ Cu(OH)2↓,引入杂质NaCl,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
B.保鲜膜属于塑料
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材料
D.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张老师在化学课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液态空气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可观察到冒出大量白雾。接着,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又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仍然熄灭;待液态空气快蒸发完时,又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发现小木条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请分析回答:
(1)空气的成分是以为主;
(2)第一、二次小木条火焰会熄灭,说明液态空气中首先蒸发出来的气体是 , 由此可推断该气体可能的性质是
(3)第三次小木条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Mg在CO2气体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Mg(OH)2
D.探究Cu(OH)2粉末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能够用CO2灭火利用了它没有可燃性也没有助燃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可进行人工降雨
D.CO2过多会使人窒息死亡是因为CO2有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六种物质:合成橡胶、小苏打、钛合金、氮气、活性炭、纯碱。请选择相应物质填空:
①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的是;②可用作人造关节的材料是
③可做汽车轮胎的材料是;④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2)请从H、C、O、N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②最简单的有机物
③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品;④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各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 )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对物质进行提纯或鉴别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氢氧化钠

滴加稀盐酸至pH等于7

滴加适量硫酸铜

B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

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

通过NaOH固体

C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入熟石灰、研磨

滴加水

D

鉴别稀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滴加酚酞溶液

加入氯化铁溶液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3)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5)同种催化剂,还有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