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80℃的热水。
操作I:先________,使热水流入左管,浸没白磷。
操作Ⅱ.关闭K2,打开K3,并从K1的导管口处通入氧气。实验结论:经过操作I、Ⅱ,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答案】打开K1,K2 操作I中白磷不燃烧,操作Ⅱ中白磷燃烧
【解析】
操作I: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要使热水流入左管,必须要打开K2,使左管与右管连通,而热水要想进入左管,还要打开K1,使左管与大气相通;
故填:打开K1,K2。
操作Ⅱ:每步实验操作,白磷的的燃烧条件用勾叉法进行
与氧气接触 | 着火点温度达到 | |
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 × | |
打开K1,K2,使热水流入左管,浸没白磷 | × | |
关闭K2,打开K3,从K1的导管口处通入氧气 |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是操作I和操作Ⅱ,所以实验现象是操作I中白磷不燃烧,操作Ⅱ中白磷燃烧。
故填:操作I中白磷不燃烧,操作Ⅱ中白磷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冶炼铁.我市某地出产一种赤铁矿,其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64%,试回答下列问题:
(1)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100吨该赤铁矿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吨,经过充分冶炼,最多可生产含铁96%的生铁 吨(最后一空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津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依山傍水,海洋资源和石灰石资源丰富。图1是从海水制备精盐的流程图,图2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海水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可获得粗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将粗盐中杂质去除的实验。
①除去上述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加过量Na2CO3溶液
B.加过量Ba(OH)2溶液
C.加适量盐酸
D.过滤
②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本实验中,先称取5g粗盐,再量取10mL水,加粗盐至不再溶解为止时称得剩余粗盐质量为1g,通过以上实验过程最终得到3.5 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图所示:
①试剂B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在最后一步发生的反应中除了得到金属镁以外,还生成了另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学们借助网络资源和化学实验对电石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如下的科学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
(查阅资料)
①电石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钙(化学式为CaC2),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将紫甘蓝汁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显示的颜色如下表:
液体名称 | 白醋 | 食盐溶液 | 肥皂水 | 纯碱溶液 |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作出猜想)根据碳化钙及水的组成推测:①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两种物质)。
②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H2、CH4或C2H2(乙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取适量的电石加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无色气体。
(2)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发现气体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因此该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分别取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的操作: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向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固体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 白色固体是________ |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 | 溶液变为绿色 |
(实验结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问题交流)
(1)存放电石的库房若发生火灾,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扑救。
(2)乙炔(C2H2)含碳量极高,它在空气中燃烧会冒出浓厚的黑烟(炭黑)。要使乙炔气体充分燃烧,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常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1)自来水用氯气杀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图甲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A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___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
(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5O24CO2+2H2O,则R的化学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②表示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
D.④表示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下列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前要先通入CO,加热后乙中出现浑浊
C.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丙和丁,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
D.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