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物通常是固体或液体,如果用气体制取气体,或生成多种气体,则收集不到纯净的气体.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可知干燥管的位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过弹簧夹可以改变试管内的压强,然后利用压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制取二氧化碳不用加热,不用催化剂,制取氧气也可不用催化剂,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并且只生成一种气体.故填:CD;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故填: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通过可知干燥管的位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过弹簧夹可以改变试管内的压强,然后利用压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要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发生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B或E,用E和G组装一套气密性好的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小得多,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BE;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4)反应②中,生成物中有两种气体生成,所以我选择上述反应①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因为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stackrel{加热}{→}$氯化钙+氨气+水,因此需要加热;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和H,其中氨气应从短管导入F中,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采用的倒置的漏斗,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防止倒吸;实验室中可用漏斗向小口容器中添加液体;过滤需要漏斗,故答案为:①;A;b;增大接触面积,防止倒吸;向小口容器中添加液体(或过滤).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
B. | 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
C. | 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 |
D.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假设Ⅱ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 | 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假设Ⅰ不成立.则样品的成分是Na2CO3和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气体 | 实验药品 | 反应条件 | 气体物理性质 |
H2S | 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 | 不需加热 | 无色,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温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 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 B. | 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 ||
C. |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D. | ④中X可能为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