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测定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取5.7g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加入30g水全部溶解,向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药品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s | 0 | 5 | 10 | 15 | 20 | 25 |
烧杯与药品的质量/g | 207.8 | 207.25 | 206.7 | 206.15 | 205.6 | 205.6 |
通过计算回答: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结果保留到0.1%,下同);
(3)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2.2g 93.0% 8.9%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207.8g-205.6g=2.2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解得x=5.3g,y=3.65g,z=5.85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3.0%
(3)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混合物中混有的氯化钠的质量,即:5.85g+(5.7-5.3)g=6.25g。
盐酸的质量:3.65g÷10%=36.5g
所得溶液的质量:5.7g+30g+36.5g-2.2g=70g
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9%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价类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B点标示+2价的氮的氧化物,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D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3)査资料可知: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则C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常温下C与水反应能生成B和E(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设计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受热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堂上老师按图Ⅰ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所示,
(1)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同学们按图Ⅱ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_____;图Ⅱ,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B 试管中_____,C试管中_____。
②除了证明分子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
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D.10克镁粉和铜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黑加仑葡萄原产地在天气寒冷的俄罗斯,我省也有很多地区种植。黑 加仑葡萄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益处,一般用来制造高端葡萄酒。
(1)黑加仑葡萄除含有水分、糖类还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这种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是——,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其化学式为______。
(2)黑加仑葡萄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一定量______肥,如果同时出现葡萄树叶片发黄的情况,就可以施用一种复合肥______(填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两种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
(4)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