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鸡蛋是家庭厨房中常备食物,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鸡蛋壳中的CO32-(以CaCO3的形式存在)及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验证鸡蛋壳中有CO32-。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实验方案)小小同学向鸡蛋壳碎片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药品未发生变质)。
(观察分析)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
(改进方案)在不更换药品的前提下,小小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图1所示装置:
(1)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试管中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
(实验结论)鸡蛋壳中有CO32-。
(实验反思)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_____(填“浓”或“稀”)盐酸。
(探究二)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常用作干燥剂。
(实验方案)取ag样品,利用Ca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过程)琳琳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完成了本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E→D→F→D ②E→F→D→D ③D→E→F→D
(4)实验前,先向装置中通一段时间氮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
(5)反应完全后,仍需再次向装置通入一段时间氮气,若不通入氮气,会导致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选填“偏小”或“不变”)。
【答案】浓HCl溶液有挥发性使CO2不纯 NaHCO3+HCl=H2O+CO2↑+NaCl 检验HCl是否除尽 稀 ② 偏小
【解析】
观察
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沉淀消失。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浓HCl溶液有挥发性使CO2不纯。
改进方案:
(1)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H2O+CO2↑+NaCl;
(2)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B试管中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HCl是否除尽;
实验反思:
浓HCl溶液有挥发性使CO2不纯。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稀盐酸;
实验过程:
(3)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吸收水分,先吸收水分,再吸收二氧化碳,还要阻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E→F→D→D,故选②;
(5)反应完全后,仍需再次向装置通入一段时间氮气,若不通入氮气,装置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偏小,会导致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偏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①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成银”(即单质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合金)。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②中的“银”与纯铜相比,物理特性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州中山铁桥历尽沧桑,百年不倒。工程师发现大桥铆合处簇新如初,说明百年来铆合处铁没有与_________反应而造成锈蚀。
(3)金属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的锈蚀,还有_________(写一条即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二氧化碳气体含有的杂质是氯化氢气体和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若缺少装置②,则装置③中可能会出现白色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将装置④做在装置③前面,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
(4)在装置⑤中是用瓶口朝上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钴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钴在铜之后B. 氢氧化钴可溶解于水
C. 为置换反应,
为复分解反应D. 氢氧化钴可干燥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B.向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
C.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
D.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将 35g 的硝酸钾加入 100g 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饱和。
(2)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
(3)将 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163.9g 降温至 20℃,可析出晶体____________ g。
(4)t℃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0℃氯化钠溶 解度为 36g)。以下计算结果最接近 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验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再_____,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_____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下图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__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_______________(填“向右偏转”,“向左偏转”,“不偏转”)。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极其变化,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盐酸、硫酸等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填符号)。
(2)粒子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化学式),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_____(填序号)。
(3)已知如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_____。
(4)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