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贵州有丰富的溶洞旅游资源,溶洞的形成是二氧化碳循环的结果。在自然界中,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会使石灰石构成的岩层部分溶解,使碳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其发生的变化为 。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者压强减小,以及温度变化,水中的碳酸氢钙会分解析出碳酸钙沉淀,其变化为。这些沉淀经过千百年的集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奇异景观。
请结合文本回答问题:
(1)岩层部分溶解时,发生的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为_____;
(2)经测定某溶洞中的水为硬水,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洞区居民使用的水壶内常形成一种白色垢状物,可用稀盐酸除去,其原因是_____;
(4)不能随意进入溶洞的原因是_____;
(5)请写出一种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_____。
【答案】化合反应(填化合也可) 溶有较多碳酸氢钙[或CaCO3+CO2+H2O=Ca(HCO3)2,合理即可] 白色垢状物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而溶解(或CaCO3+2HCl=CaCl2+ CO2↑+H2O,合理即可) 溶洞中CO2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有害(合理即可) 光合作用[或 CO2与水(海水)反应,合理即可]
【解析】
(1)石灰石构成的岩层部分溶解,使碳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其发生的变化为CaCO3+CO2+H2O=Ca(HCO3)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2)经测定某溶洞中的水为硬水,其原因可能是:该水中溶有较多碳酸氢钙[或CaCO3+CO2+H2O=Ca(HCO3)2,合理即可];
(3)洞区居民使用的水为硬水,水中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钙,故壶内形成的白色垢状物主要为碳酸钙,可用稀盐酸除去,其原因是:白色垢状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而溶解或CaCO3+2HCl=CaCl2+ CO2↑+H2O;
(4)不能随意进入溶洞的原因是水中的碳酸氢钙会分解析出碳酸钙沉淀和二氧化碳、水,溶洞中CO2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有害;
(5)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途径之一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或 CO2与水(海水)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X的名称_____。
(2)写出A装置用于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____
(3)A、B相连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请将B中的导管补充完整。____
(4)从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方面总结C、D装置制取气体要求的一般条件有哪些?_____D与C相比,其优点是什么?______
(5)剧烈运动后,人体产生了乳酸(C3H6O3)使人感到酸胀。经过一段时间松,由于乳酸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胀逐渐消失,计算消除体内180g乳酸,需要_____克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1:收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2g,进行实验。
序号 | 1-1 | 1-2 |
装置 | ||
反应后物质的款色、状态 |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
2-1 | 1:9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
2-2 | 1:10 |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 |
2-3 | 1:11 |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
2-4 | 1:12 | 无黑色物质 | |
2-5 | 1:13 |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
(1)木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1-2中,证明生成CO2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品牌琥珀酸亚铁片的说明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2
B.琥珀酸亚铁中碳氢铁氧的原子数比为 4:4:1:4
C.琥珀酸亚铁中碳氢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14:16
D.成人一日最多补铁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室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1:称取 40g 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耐高温且不与酸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固体质量减少了11g。
步骤 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t7 |
气体/g | 0 | 1.5 | 2.8 | 3.7 | 4.2 | 4.3 | 4.4 | 4.4 |
(1)步骤1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求步骤1中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步骤2数据画出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_____。
(4)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保留到 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
A.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
B.在反应中,由①③构成的物质其质量比为1:1
C.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
D.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体积分数最大__________;
(2)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会产生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__,写出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现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硫酸、氯化钠四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随机编号为A、B、 C、D,按如下实验进行鉴别:
少骤一:取适量A、B、C、D四种试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①,观察到A、C溶液变为红色,B、D溶液仍为无色:
步骤二:另取适量A、C试液于洁净试管中,分别通入无色气体②, A中出现白色沉淀,C中无明显现象;
步骤三:另取适量B、D试液于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B中出现白色沉淀,D中无明显现象。
根据以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①②的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测溶液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
(3)写出步骤三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步骤二C溶液中也发生了化学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试液进行检测,请写出该检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人造空气”若只含有氧气会更有益于人的健康
D.可以利用反应:,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