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
A. NaNO3 HCl CaCl2 KOH
B. HCl NaOH CuSO4 MgSO4
C. Na2CO3 K2SO4 BaCl2 HCl
D. HNO3 NaCl Na2CO3 CaCl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2019 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中说出其反应类型: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FeCl3、KOH、NaCl B. Na2SO4、BaCl2、HCl
C. CuSO4、HCl、KCl D. Na2CO3、NaCl、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取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以下实验:取澄清废液160g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烧杯中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求160g混合液中氯化钙的质量。
(2)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A点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请回答:
(1)人类获得铜、铁、铝的先后顺序与_____密切相关。
(2)大部分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性。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4)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生产中通常用铬、锿等金属熔合在铁中制成不锈钢,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这一事例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化学观念,即物质的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 用50mL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造成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B. 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C.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保存
D. 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会造成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他们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二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
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猜想一不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讨论交流)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为:_____;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质疑,其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课上,老师在一瓶充满CO2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发现软塑料瓶变瘪。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请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小亮同学该现象说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_____,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芳同学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原因是_____。
(2)要证明一个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①证实反应物减少。我思考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对照实验,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证实有新物质生成。小霞同学为证明有碳酸钠生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们帮她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_____ |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 |
方案二 | _____ | _____ |
写出方案二中所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 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