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晶体(C2H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晶体中的草酸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草酸晶体受热分解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CO2 | CO、CO2都有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________;③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问题讨论)
(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如图G是用来加热草酸晶体的装置。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 _________,小华认为该装置错误,正确的应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你认为小华的判断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得CO。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CO使人体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CO可用H装置,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选填“a”或“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9届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B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常温下为液体;固态E可用于人工降雨;F为汽车常用的电瓶中的酸。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E的化学式为____。
(2)C俗称____;如图转化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F____;B与C____;D→C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共享单车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来解锁,而手机通常采用高能的锂(元素符号为Li)电池作为电源。
(1)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而成为锂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某种锂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金属锂除了制造锂电池外,还可以用于储存氢气,其原理是金属锂与氢气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氢化锂(LiH),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写出氢化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D.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开始进行实验。
(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铜丝变为_____色,观察到细铜丝团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2:将铁丝团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当观察到铁丝团有较多红色固体附着,小心地松手,发现稳定后的砝码比起始位置高,原因是_____。写出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