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
(2)利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写一点),从燃烧条件分析,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 (写名称,下同)和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 (填标号);该装置还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锥形瓶2KMnO4K2MnO4+MnO2+O2↑未待到气泡连续放出时就开始收集气体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BC2H2O22H2O+O2↑ 【解析】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锥形瓶;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时,因为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实验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很...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3.1.4离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 Cl B. O2-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过程 单元检测 题型:计算题
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取大理石和盐酸反应且过滤后所得废液20克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g废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在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首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CaCl2和HClNa2CO3+2HCl=2NaCl+H2O+CO2↑11.1% 【解析】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 +2HCl ==CaCl2+ CO2↑ + H2O ,因此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氯化氢。由图可知开始没生成沉淀说明滤液中有两种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开始发生的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过程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灼烧法法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
B 【解析】 A、洗涤剂对油污起乳化作用,能较好的起到对油污的清洁作用,故此说法正确;B、电源开关的使用可能会引燃煤气发生爆炸,故此说法错误;C、熟石灰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此说法正确;D、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灼烧时铜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使表面变黑,灼烧金则没有反应,故此说法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实验题
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
(3)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则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AC长颈漏斗②⑤Na2CO3+2HCl=2NaCl+H2O+CO2D能控制反应速率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进行解答; (2)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解答; (3)根据碳酸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2011年11月至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市召开,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低碳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A.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
B.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 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低碳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进行考虑。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会减少森林面积,减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 )
A. 锥形瓶 B. 长颈漏斗
C. 长导管 D. 胶头滴管
D 【解析】 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是将稀盐酸装入分液漏斗,塞入带木塞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中装入大理石或石灰石,将反应得到的气体用导管导入集气瓶中,没有用到的玻璃仪器为胶头滴管。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食品保鲜的办法 | B.物质与构成的微粒 |
真空包装一防止氧化而变质 加入干燥剂CaO一防止受潮腐烂 密封保一繁殖受潮、挥发和变质等 | 铜由原子直接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
C.日常物质的鉴别 | D.化学与社会、生活 |
硬水和软水一肥皂水 氦气和二氧化碳气一用澄清石灰水 黄金和黄铜一用稀硫酸 | 降低水硬度方法:煮沸和蒸馏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一导致肥效降低 塑料、合金、合成橡胶一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食品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变质;加入氧化钙是为了除去水份,以防受潮变质;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受潮、挥发或变质,故选项正确;B、铜是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金不与稀硫酸反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Ⅰ、吕布兰法
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下:
(1)碳酸钠俗称______。
(2)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
Ⅱ、索尔维法
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NaCl+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操作如下:
①关闭K1,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K1通入CO2;
②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③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
加热时间/min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剩余固体质量/g | 未记录 | 15.3 | 13.7 | 11.9 | 10.6 | 10.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5)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
CO2,其目的是______。
(7)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2时NaHCO3固体的分解率______(已分解的NaHCO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3质量的比值),请写出计算过程。若加热前NaHCO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上述计算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候氏制碱法。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①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②“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
③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
纯碱Na2SO4+CNa2S+4CO↑加快溶解速率,使Na2CO3充分溶解在水中会有CO气体产生,污染空气NaHCO3+HCl=NaCl+ CO2↑+H2O控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使氨气充分反应24.2%(过程略)偏小①②③ 【解析】 (1)碳酸钠俗称纯碱。(2)根据题意,反应物是Na2SO4和木炭,生成物是Na2S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