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Ⅰ)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图甲回答以下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如何检查A装置的
 

(2)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Ⅱ)某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根据装置图乙回答问题:
(1)他要制取和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用所选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2)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
 

(3)验证氧气性质实验中常用硫和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在做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都要事先放一些水,放一些水的目的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为什么?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Ⅰ)(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液体,所以加入的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加入的是固体,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去分析解答;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
(2)从“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内没有氧气,由于“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说明生气了氧气,综上所述可得:反应产生了氧气,但没有收集到氧气去分析解答;
(Ⅱ)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铁丝燃烧生成的熔化物能炸裂瓶底分析;
解答:解:(Ⅰ)(1)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液体,所以加入的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加入的是固体,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淹没在液面下;再关闭止水夹,继续加水后,若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说明不漏气;
(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内没有氧气,由于“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说明生气了氧气,综上所述可得:反应产生了氧气,但没有收集到氧气,故答案为:装置漏气;
(Ⅱ)(1)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2KCl+3O2↑;
故答案为:A; 产生连续均匀气泡;2KClO3
MnO2
.
2KCl+3O2↑;
(2)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能和水反应,所以集气瓶底放有少量水可以防止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污染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生成物如果直接落到瓶底,会炸裂瓶底;所以加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其作用不同;
故答案为:
(Ⅰ)(1)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先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淹没在液面下;再关闭止水夹,继续加水后,若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说明不漏气.
(2)装置漏气.
(Ⅱ)(1)A,产生连续均匀气泡,2KClO3
MnO2
.
2KCl+3O2↑.
(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否,做硫的燃烧实验集气瓶底放有少量水可以防止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污染空气.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集气瓶底部也放有少量水,加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点评: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特别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及氧气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横线前面的)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O2和N2----能否供给呼吸
B、MnO2粉末和木炭粉末----观察颜色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H2和CO2----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插有一根上端系有小气球,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的玻璃管.引燃白磷,气球胀大,待锥形瓶冷却道室温后,气球部分缩进玻璃管内,气球缩进的原因是
 
.若瓶塞上直接插进玻璃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了一个实验.试验测定的数据如下(填“>”“<”或“=”)
①甲:高锰酸钾和试管的总质量为M克,加热反应后的剩余物和试管的总质量为N克,则M
 
N
②乙:光亮的提定质量为A克,其生锈后质量为B克,则A
 
B
③丙:铁、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X克,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Y克,则X
 
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验满的方法
 

(4)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是: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事实中涉及的化学常识:
①烟雾弹
 

②登山运动员用固体酒精作燃料
 

③用稀盐酸冲洗厕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装的药品是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
 
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的物理性质,以及
 
 
的化学性质.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地区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即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59.4g不考虑水的挥发.
求:(l)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与B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B表示正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图中棉花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完毕,为防止水倒吸,应
 

(2)若想制取CO2应选择图中的
 
(选填“A”或“B”)装置.若想用装置A来获得干燥的CO2,则需在瓶
 
(选填“①”或“②”)中加浓硫酸 (友情提示: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一种医用药品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叙述“咀嚼”后咽下的好处(答出一点即可).
(2)当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时,服用该药片后,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白色沉淀)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试液.
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
 
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由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现象,可以借助于
 
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