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干燥CO2
B、
     收集O2
C、
     验证CO2
D、
  监控气体流速
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B、根据用图中装置,应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气泡冒出的速度来判断气体的流速,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干燥CO2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图中装置,应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应从长导管通入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氧气不易溶于水,进入水中会迅速逸出,通过气泡冒出的速率,可以监控气体流速,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制成不锈钢
D、喷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西安世园会内使用电动车和自行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造成酸雨的是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一般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低碳、节能、环保”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采用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的方式出行
B、大面积植树造林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D、严禁使用含碳的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放入一装有少量酒精的坩埚,先点燃坩埚内的酒精,再将镁条伸入集气瓶内点燃,可看到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粉末中夹杂着黑色固体,瓶内壁也附着一些黑色固体.实验得知,这些黑色固体不溶于稀盐酸.这些黑色固体是从哪里来的呢?
甲同学猜测是镁条中所含的杂质;乙同学猜测是镁条与集气瓶中的某种气体反应所得.
通过查找资料,他们发现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3Mg+N2=Mg3N2(黄绿色)2Mg+CO2=2MgO+C  由此,乙同学进一步猜测这些黑色固体是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同学的猜测.实验方法是
 

(3)根据上述材料,找出支持乙同学猜测的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 CH4、H2、CO、CO2 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中没有水蒸气生成.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  )
A、HCl和CO
B、HCl、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理化知识有很多的相等或相同,下列有关相等或相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B、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做功和热传递效果是相同的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D、HCl和HClO中Cl元素化合价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均为红色固体,B为一种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指出B的一种用途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