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安徽)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人呼吸所需的氧气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解答;
B、森林的减少使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加剧温室效应的形成;
C、根据原子之间有间隔分析解答;
D、根据原子是不断运动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而氧气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正确;
B、森林的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加剧温室效应的形成,故描述错误;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有间隔,故错误;
D、原子在不断运动,故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原子的基本性质,并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安徽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来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她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a
(填“a”,“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外焰
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C
C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查询资料】蜡烛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猜    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
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安徽模拟)化学老师指导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测定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如下:将鸡蛋壳洗净、干燥捣碎后,称取8.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50mL(密度1.1g/ml),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59.92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回答:
(1)反应后产生二氧气体的质量为
3.08
3.08
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安徽模拟)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