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
(1)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2)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电子,是一种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硒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10-6。在我国发现的硒矿物之一是单斜蓝硒铜矿(化学式CuSeO3·2H2O),硒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由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的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组成
①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乙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宇航员呼出的CO2可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工业上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已知在1.01105Pa 时,O2的沸点为-183°C,N2的沸点为-196°C)
(2)空气的保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___。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指出:“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巩固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PM2.5中有硫酸盐,硫元素符号_____。
(2)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有+4价氮的氧化物,+4价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3)PM2.5中有铵盐,铵盐中有铵根离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这里的“碱”即纯碱: Na2CO3) 。其模拟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反应①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蔗糖是重要的食品和调味品,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某班同学欲探究蔗糖的元素组成:
(提出问题):蔗糖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取少量蔗糖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上加热(如图1),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线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睛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小睛利用图2装置对干燥的蔗糖粉末进行分析,请补全实验步骤:
步骤1: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内铜丝处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
步骤2: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蔗糖粉末变黑;
步骤3:待玻璃管冷却后,取出黑色粉末,在氧气流中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分析):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实验反思):小晴查阅资料,了解到葡萄糖也是一种白色粉末,其化学式为物理、化学性质均与蔗糖相似。若利用该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能否鉴别蔗糖和葡萄糖?若能,请说明原因;若不能,说明原因并简述进一步鉴别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____________(填名称),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体收集满了。如果选用F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哪端进入____(选c或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娟同学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均为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小娟同学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金属冶炼厂的工业废渣中含有泥沙和某些单质,其中单质含有铜、锌和少部分硫。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处理,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在废气A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①的操作名称________
(2)溶液D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加入Zn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_____。 | _____ 。 | 有二氧化碳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白磷的着火点为40°C。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
c.经过A. 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
(4)制取气体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