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实验一:A瓶中________(选填“能”或“否”)观察到现象,B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B瓶中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实验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④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答案】 否 石蕊纸花变红 略 水(或H2O)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由题意,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根据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实验一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由图示可知,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水;实验一:A瓶中由于二氧化碳没有酸性,所以干石蕊纸花不变色;B瓶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纸花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实验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通过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白磷后,慢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NaHCO3是纯碱
B. 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C. 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B.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 “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对H2O2溶液制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探究一】: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H2O2浓度均为10%,以收集10mL气体为准)该小组采用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具体数据如下表:
催化剂种类 | 气体产生速率(mL/s) |
MnO2 | 0.03 |
CuO | 0.07 |
活性炭 | 0.12 |
(2)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3)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气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若 ,则气密性良好。
(4)C装置应该选择 ,理由是 。
(5)原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
(6)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相同条件下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依次为 。
(7)为完成此探究,需要测定的数据有 。
【探究二】:探究H2O2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水浴温度控制在21℃,MnO2均为0.5g,H2O2溶液均为5mL,三颈瓶容积为250mL)该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依据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如下图像:
(8)实验中,恒压漏斗的作用是 ;
(9)图1说明H2O2溶液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 (填“快”或“慢”),以10%H2O2溶液为例,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 ;
(10)图2说明从温度看,H2O2溶液浓度越高,反应越 (填“剧烈”或“平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小明同学从实验室的一个石棉网上抽出一根铁丝,准备做实验他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空气中点燃火柴,用_______________夹持点燃后的铁丝由上而下缓慢放入氧气瓶中,使铁丝与氧气充分反应。集气瓶底要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1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