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电源B是    .(填“正极”、“负极”或“不能确定”)
(2)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3)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借以了解水的组成,解题时要依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经验来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答:解:对于(1)(2),因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C、D两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可判定C试管中是氧气,所以C管相连的A端为电源的正极;与D相连的B端是负极.
(3)因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由此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
(1)氧气;负极
(2)2H2O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
(4)氢原子和氧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同学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实验,并分析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2、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1)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一般要在水中如少量氢氧化钠等物质,其目的是
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电解水的过程,除生成新
物质外,还是一个将
能转化为
化学
能的过程.
(2)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吸附(杂质或异味)
,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杀菌消毒

(3)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②③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冼农粉 ④将海水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9、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A端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氧气
,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A端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氧气
氧气
,C、D试管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1:2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5)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氢气+氧气
通电
氢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氧气
氧气
,电源B是
负极
负极
.(填“正极”、“负极”或“不能确定”)
(2)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3)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精英家教网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①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②我国政府向日本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援助的物资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步骤①和我国援助的防护口罩对应的作用是
 
,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2)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电解水的过程,除生成物质外,还是一个将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若实际观察到的正负两极气体体积比小于1:2,可能原因有
 
(答一条).
(3)理论上电解18克水可得到
 
克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