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甲、乙属于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且A为蓝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A、E为难溶性固体,A、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
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CaCO3
(2)D由两种元素组成,D的一种用途灭火.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F→ENa2CO3+Ca(OH)2=CaCO3↓+2NaOH.

分析 根据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甲、乙属于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黑色固体,结合常见的黑色固体有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木炭、二氧化锰等,可以假设B为氧化铜,那么A应该是氢氧化铜,而甲为单质,且可以和单质乙互为生成物,又能够和B反应,所以可以判断甲为氢气,而乙为活泼金属,如铁,D可以生成甲,则D可以是盐酸或硫酸,A可以生成C,D通过反应也可以生成C,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D为酸,结合酸的性质及刚才的推断,可与判断E为盐类,而E为难溶性固体,所以可以判断出E为碳酸钙,F会与酸反应,会生成碳酸钙,进而判断F为碳酸钠,然后把推出的各物质带入图框中验证即可.

解答 解:(1)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甲、乙属于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黑色固体,结合常见的黑色固体有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木炭、二氧化锰等,可以假设B为氧化铜,那么A应该是氢氧化铜,而甲为单质,且可以和单质乙互为生成物,又能够和B反应,所以可以判断甲为氢气,而乙为活泼金属,如铁,D可以生成甲,则D可以是盐酸或硫酸,A可以生成C,D通过反应也可以生成C,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D为酸,结合酸的性质及刚才的推断,可与判断E为盐类,而E为难溶性固体,所以可以判断出E为碳酸钙,F会与酸反应,会生成碳酸钙,进而判断F为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CaCO3
(2)通过推导可知,D是水,水可以用来灭火;
(3)甲→乙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
F→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CaCO3
(2)灭火;
(3)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一个同学在称量17克食盐时,把砝码和物品放颠倒了,他所称量的实际质量是如果没有用游码时,砝码和物品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仍然是17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实验里的固体药品一般放在广口瓶里,液体药品一般放在细口瓶里,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毫升,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中央电视台报道,常州广州等地一些液化气充气站在液化气中填充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有的含量竟高达61.3%.二甲醚是一种化工原料,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较强腐蚀作用,易造成气罐漏气,严重会引起爆炸.
阅读信息后,回答:
(1)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
(2)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3)92克二甲醚中含C质量为4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60℃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析出硝酸钾多于氯化钠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HCl+AgNO3═HNO3+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试推断:
(1)B是二氧化锰(或MnO2)B在反应②中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2)写出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面是几种植物生长时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油菜5.5-6.7;杜鹃花4.5-6.2;水稻5.5-7;甘草7.2-8.5;若某地区常降酸雨,则最不宜生长的植物是(  )
A.油菜B.杜鹃花C.水稻D.甘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已知亚甲基蓝( Methyl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如图所示.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H2O、3gC6H12O6(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5滴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后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关闭活塞a、b,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关闭活塞a、b,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以上③、④操作可重复多次.
(1)根据亚甲基蓝的结构图,可以知道亚甲基蓝由六种元素组成.
(2)在进行实验中,影响溶液颜色互变快慢的主要因素有振荡的剧烈程度(或溶解的氧气的浓度).
(3)从上述变化的总结果来看,亚甲基蓝的作用是催化剂(或催化剂兼作指示剂).
(4)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并说明理由:不能;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全部转化为其他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