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 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____可分,______不可分,_______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注入集气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甲生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

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红磷取得不够,导致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1)木炭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_性。

③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的结论

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 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 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开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将某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有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请完成下列空白。

(1)写出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开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B.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C. 分子是不可分割粒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开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 B. 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区分硫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三种固体,最好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溶解法 C. 加热法 D. 称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上海徐汇中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蒸发皿⑤燃烧匙中,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