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如图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室中净化黄泥水的流程图.

(1)步骤①、③的操作名称分别为过滤、蒸馏,步骤③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填“物
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操作①中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步骤②中通入氯气后,生成一种新物质HClO,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描述中,不正确的是②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③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④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分析 (1)根据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以及物质的变化的判断依据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和为0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微观示意图和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解答.

解答 解:
(1)由黄泥水变成清水,说明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已除,由过滤的原理可知是用过滤的方法,自来水变为蒸馏水,是经过蒸馏,蒸馏是把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然后把通过降温把水蒸气再凝聚成水,这样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所以该步骤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操作①中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总和为0,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3)①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正确;
②观察图示,反应前分子个数为2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3个,错误;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正确;
④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正确.
故选②.
答案:
(1)过滤;蒸馏;物理变化;烧杯、漏斗、玻璃棒
(2)+1
(3)②

点评 本题结合实际,切入点新颖,综合考查了水的净化原理、物质变化的判断、化合价原则、微观示意图的观察等知识,需细心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物质中含有酸,食醋中含有醋酸,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胃液中含有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t℃时,向一只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是浓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是否改变:物质种类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分子种类变(填“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去锈处理,这个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引燃且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顺利燃烧
(4)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防止燃烧产生的熔化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5)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火柴即将燃尽时,从瓶口往下缓缓伸入瓶中.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化学反应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属于化合反应.
(7)若实验中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可能是集气瓶里氧气量不足;铁丝太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表列出了部分人体中含量较多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HONaMgClKCa
(1)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钠元素、镁元素、氯元素.(填元素名称)
(2)氯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7;
(3)氢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填“相似”或“不相似”)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4)以上元素中能组成的AB2型化合物是CaCl2或MgCl2.(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根据如图回答:

(1)甲的名称是金刚石;丙的名称是碳60,构成它的粒子为碳原子.
(2)甲与乙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因此它可用来做润滑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frac{2}{3}$,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小超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为了验证该瓶溶液浓度,小超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如下操作:在锥形瓶中加入一些二氧化锰粉末,再往锥形瓶中添加20克过氧化氢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发现量筒中液体体积为224毫升(氧气密度为1.429克/升),求:
(1)该反应共产生氧气0.32克;(保留小数点后面2位)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