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日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一氧化锡(SnO),该发现有望将电子设备速度提高100倍.下列关于一氧化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分子静止不动
C.它的分子之间不再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1个锡原子构成

分析 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微粒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微粒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 解:A.一氧化锡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C.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故错误;
D.一氧化锡是由一氧化锡分子构成的,每个一氧化锡分子是由一个锡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分子的特征,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俗名叫烧碱(填一个).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3)电解水实验中,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在水中会解离出Na+、OH-(填离子符号),随着水的分解,溶液的pH会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4)1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查阅资料】
①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②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设计方案】
方案一:在通常状况下,通过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前,K1、K2、K3均关闭.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关闭活塞.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打开K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口处,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经排尽.
(2)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丙装置中溶液丁装置中溶液
pH5.606.50
分析可知,丙装置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丁装置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3)实验中,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方案二:在通常状况下,用氧气测量仪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测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4)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排水(填“排空气”或“排水”)法.
【反思评价】
(5)方案二中两种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氧气来自于空气,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1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往试管中加粉状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红色.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B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和结论】: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
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现红色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2(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装置),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入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frac{1}{5}$.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2)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红磷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高达14.0%、8.0%和16.0%.
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棉花继续燃烧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棉花(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交流与反思】
(3)请分析步骤2中,你选择的可燃物的理由三种物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浓度大小依次为蜡烛>木炭>棉花.
(4)由此实验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何新的认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氧气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或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
(5)从木炭燃烧反应的产物分析你认为测量结果小于$\frac{1}{5}$的理由还有可能是木炭燃烧生成了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
AKCl溶液(K2SO4加稍过量Ba(NO32溶液,过滤
B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NaNO3溶液(NaCl)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再过滤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CaCO3,再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事 实解释
ANaOH 和Ca(OH)2的性质相似Na+和Ca2+的性质相似
B氢气、木炭、一氧化碳都可以冶炼金属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C给装满水的纸杯加热,开始时纸杯完好无损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D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防止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花生油B.冰块C.硫酸铜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