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H=0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石灰水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A、根据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进行解答;
B、根据石灰水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进行解答;
C、根据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D、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
解答:解: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所以pH=0的溶液是酸性溶液,故错误;
B、石灰水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变质,故错误;
C、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氢氧化钙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O(固)+2HCl(气)
900℃
600℃
COCl2(气)+H2(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1中的温度为900℃
B、容器2中的固体是不纯净的Co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CoCl2和H2
D、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常见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③
 

(2)实验室若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
 
(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
 
.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实验室若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选用
 

(3)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选用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CO2+2NaOH  Na2CO3+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
 
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生成氧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现象及结论:C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氧气.
(3)查资料得知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除氧气外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作用是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五种溶液:①稀H2SO4,②FeCl3,③NaOH,④BaCl2,⑤Na2SO4
(1)将它们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共有
 
个.
(2)若不用任何外加试剂将它们区分开来,其中不用化学方法就可检出的是
 
(用编号回答,下同),余下四种溶液被检出的先后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李晓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李晓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
A、3gB、9g
C、15gD、1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种氧化物
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能溶解多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化学反应类型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下同).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通常使用
 
(填字母).
A.镊子             B.玻璃棒             C.药匙(或纸槽)
(2)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过滤,所需玻璃仪器为:玻璃棒、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收集气体所用的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或主要成分,对应错误的是(  )
A、汞--水银
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碳酸钠--苏打、纯碱
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