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性质相对应的是(  )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性质
A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是运动的
C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分子的体积很小
D汽油挥发,我们可以闻到气味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B.BC.CD.D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B、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相混合,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不是因为分子是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水电解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不能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D、汽油挥发,可以嗅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汽油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汽油的气味,不是因为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炼铁的相关内容时,对炼铁时还原剂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
【猜想与假设】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不易完全.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①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如图装置A的试管中;另一份放入如图装置B的玻璃管中.
②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在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通CO(选填“通CO”或“加热”); 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其原因是防止高温下铁又被进入的空气氧化.
【实验现象】当装置B的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时红色变为黑色(选填“红色变为黑色”或“黑色变为红色”),装置A的试管中仍有红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确实不易完全,这可能是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交流与反思】经过查阅资料和讨论,该小组同学发现除了上述原因外,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试写出其中的一个:焦炭是固体,不容易和生成的铁分离.
【完善实验】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甲同学认为在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可能还会有CO产生.为了证明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含有CO和CO2,将该气体通过如图的检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C→D→C→E→C(选填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经过检验,证实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确实含有CO和CO2,因此装置A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碳、氢、氧、铁B.氧、硅、铝、铁C.铝、铁、氧、碳D.氧、碳、氢、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家研究发现:“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温度374.3℃,压强22.05MPa)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将有机毒物如二恶英等和空气、氧气等氧化剂在超临界水中进行均匀快速氧化,能将有害物质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等无毒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内容与所给信息不相符的是(  )
A.超临界水可以处理有机毒物
B.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C.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下列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锥形瓶 
(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观察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和锥形瓶中的液面始终水平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
(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中盛装饱和的NaHCO3溶液,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E中盛装浓硫酸溶液;当观察到G中的蜡烛熄灭时,说明F中已收满二氧化碳气体.
(5)若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用A、D、E、F、G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A、E、F、G(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读表回答:

(1)以8号元素为例,写出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是8 (或元素符号为O或元素名称氧);(任答一点)
(2)图2表示一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判断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同一种元素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  )
A.碳、氢、氧、硫B.氮、氧、铝、铁C.氧、硅、铝、铁D.铁、铜、锌、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由此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7.8g镁铝合金样品,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共收集得到氢气0.8g,则该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4:9,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3)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平时看到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江认为可能是MgO;小楠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龙认为可能是Mg(OH)2.小龙认为小江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MgO是白色固体,不是灰黑色.
实验探究:小楠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受热的试管内产生了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楠认为小龙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氢氧化镁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O3$\frac{\underline{\;\;△\;\;}}{\;}$2MgO+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氦气He2B.氧化铜OCuC.氯化钠NaClD.硝酸镁M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