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分析 根据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1)根据图框可知:二氧化碳、碳酸钙之间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x可以为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2)反应①,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反应②,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CO2.(2)CaO+H2O=Ca(OH)2,化合反应.(3)CO2+Ca(OH)2═CaCO3↓+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等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程度
C.现象②说明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D.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陶瓷刀使用纳米氧化锆 陶瓷高压制成,锋利度是钢刀的十倍以上,纳米氧化锆陶瓷属于(  )
A.复合材料B.无机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兴趣小组做了图1所示实验:取口香糖包装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带锡的一面接在电池两极,发现纸条中间处很快开始起火苗,熄灭后剩下一层薄薄的金属.锡纸能燃烧起来的原因是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纸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同学们对锡纸上的金属继续展开探究.

I 探究问题一:锡纸上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以前锡纸是用锡制造的,现在大多数是铝箔纸.
【实验方案】(1)将处理后的锡纸剪成小块放入点滴板中.
(2)分别向点滴板各小穴中滴加①FeSO4溶液、②CuSO4溶液、③ZnSO4溶液、④MgSO4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口香糖包装锡纸实际是铝箔纸.
【反思评价】上述方案中,一定不需要滴加的试剂是②④(填写编号).
II 探究问题二:为什么金属没有燃烧?
【实验方案】(1)将一块铝箔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轻轻晃动,发现铝熔化但不滴落也不燃烧.
(2)如图2所示把铝箔卷成筒状,下部裹一纸片.点燃纸片后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铝箔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实验结论】(1)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使铝和氧气隔绝.
(2)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4Al+3O2$\frac{\underline{\;点燃\;}}{\;}$2Al2O3
【延伸拓展】如图3所示,甲同学将纸卷成一空心卷,上半部包上一层铝箔,点燃纸卷后,发现可以在铝箔卷上方点燃,上下形成较稳定的“子母火”现象,试解释原因:下部纸卷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到铝箔卷上方被点燃.此时铝箔卷的作用是散热,防止上部纸卷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两个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B.转化观:任何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会转化为饱和溶液
C.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吸收热量
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下列金属中可行的是(  )
A.AgB.AuC.ZnD.S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1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把试纸和标准比色卡对照.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
(3)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取适量氯化钙溶液于试管中,测其溶液的pH.
(4)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5)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盐酸.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
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6)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试管中剩余固体仍含有碳酸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7)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盐酸的浓度增大.
【拓展延伸】
(8)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碳酸钙和盐酸继续反应
(9)假如用100g 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选填“>”、“<”或“=”)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回答下列问题,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硫酸铝也可用于净水,写出制取硫酸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
(2)金属钛被广泛用于火箭、船舶等装备的制造.生产钛首先要制得四氯化钛(TiCl4),制得四氯化钛的方法是:使金红石(TiO2)与碳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通入氯气,制得四氯化钛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frac{\underline{\;高温\;}}{\;}$TiCl4+2CO.
(3)将澄清石灰水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当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OH-、Na+(填离子符号);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合理均可)溶液,也能产生相同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