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金属是用途广泛的材料,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大多存在于矿石中,如铁存在于赤铁矿(含Fe2O3),磁铁矿(含Fe3O4)、菱铁矿(含碳酸亚铁,化学式为FeCO3),铜存在于黄铜矿(含CuFeS2)、辉铜矿(含Cu2S,其中硫是负二价,则其名称为硫化亚铜)等.磁铁矿常用于工业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4CO2+3Fe;Fe3O4在组成上可看成Fe2O3FeO(纯净物),它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使溶液呈黄色的物质和一种使溶液呈清稿 绿色的物质,试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Fe3O4+8HCl$\frac{\underline{\;高温\;}}{\;}$2FeCl3+FeCl2+4H2O.
(2)斌斌同学准备在实验室中以碱式碳酸铜、铁粉、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铜.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碱式碳酸铜中含有4种元素.
②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其中有一种通常是黑色固体,请写出该黑色,固体与木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预测实验现象:绿色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③若孔雀石样品中含有44.4gCu2(OH)2CO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为25.6g.

分析 (1)根据化学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2)根据已知条件,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预测实验现象及据化学反应计算物质的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解:(1)碳酸亚铁中的铁元素显正二价,碳酸根显负二价,故化学式为FeCO3;辉铜矿中硫是负二价,则铜显正一价,为亚铜,故名称为硫化亚铜;磁铁矿用于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为: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4CO2+3Fe;溶液呈黄色的为氯化铁,溶液呈浅绿色的为氯化亚铁,故方程式为:Fe3O4+8HCl$\frac{\underline{\;高温\;}}{\;}$2FeCl3+FeCl2+4H2O;
故答案为:FeCO3;硫化亚铜;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4CO2+3Fe;Fe3O4+8HCl$\frac{\underline{\;高温\;}}{\;}$2FeCl3+FeCl2+4H2O;
(2)①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碱式碳酸铜中含有铜、氧、氢、碳4中元素;
②据已知条件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故推测生成的三中氧化物为:水、二氧化碳、氧化铜,黑色固体为氧化铜,与木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据已知条件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绿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及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可推测因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完全反应后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铜,氯化铜溶于为蓝色,故为绿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故预测实验现象为:绿色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③据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CuCl2+Fe$\frac{\underline{\;\;△\;\;}}{\;}$FeCl2+Cu,从理论上其对应关系为:
Cu2(OH)2CO3→2Cu,设44.4g Cu2(OH)2CO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为x,则
Cu2(OH)2CO3→2Cu
   222         128
   44.4g         x
x=$\frac{128×44.4g}{222}$=25.6g
故答案为:
①4;
②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绿色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③25.6.

点评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等的稀盐酸,调整天平呈平衡状态.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的是(  )
A.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Fe、CaO,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B.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D.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5.6 g Fe和1.8 g Al,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二氧化锰可以用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将0.5g MnO2加入50mL过氧化氢溶液中,收集产生的氧气(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是1.33g/L),每20s 记录所收集的气体体积并记录在表中:
时间/s020406080100
氧气体积/cm304870828888
平均反应速率/cm3 s-10.02.41.1
0.6
0.30.0
(*平均反应速率是指每20秒内气体产生的平均速率)
(1)上述表格中①代表的数据是0.6
(2)如果重做以上实验,并用1.0g MnO2做催化剂,最终产生的氧气总量会如何变化?不变(填“增大”、“减少”或“不变”)理由是二氧化锰能够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与最终产生氧气的总质量无关,两次过氧化氢质量相等,因此产生氧气质量相等
(3)该实验条件下,最终产生的氧气质量是0.12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的(  )
A.氢氧化钙溶液、一氧化碳B.硝酸银、氯化氢
C.酒精、氧气D.水、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实验装置,活塞前沿稳定在20mL刻度处(如图所示).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该同学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移动情况及最后定位情况应该是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mL的刻度线上;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移动情况及最后定位情况应该是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
(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橡胶塞弹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硫酸②硫酸汞B.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D.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05年在某些国家和我国一些地区的有些食品中发现了对人体有害的苏丹红I号.对苏丹红I号(化学式为C16H12N2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由四种元素组成
C.每个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D.在这种物质中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能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
A.112:81:28B.336:27:84C.324:135:36D.56:81: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OB.Cl2FeC.HSO4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