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烯是与硅一样的半导体,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B.原子、原子核、夸克、质子时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
C.电荷磁的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汉中油菜花节上,游客远远地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 A、根据磷烯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进行分析;
B、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C、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根据分子的性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磷烯是与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故A说法正确;
B、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因此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故B说法错误;
C、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说法正确;
D、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通过分子的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微粒的特性,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等,要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化学符号表示:
(1)镁元素Mg;                (2)2个铝离子2Al3+
(3)硫酸亚铁FeSO4;              (4)人体缺少Ca元素会得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了甲 ()与乙()反应生成丙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反应的甲与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甲、乙、丙中只可能有一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甲(选填“甲”或“乙”).
(2)图2中,反应后示意的物质是混合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D.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方法.如图两个实验的设计均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1)A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浸在热水里的白磷燃烧,浸在冷水里的白磷没燃烧;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B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3)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排水注入人字形管中,观察到两个烧杯中出现的共同现象是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HCl(CO2适量NaOH溶液洗气
BNaCl(NaOH)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CO2(CO)足量O2点燃
DCaO固体(CaCO3足量的水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