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B.NaClO是一种钠盐
C.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分析 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该物质分子的构成,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可判断物质的组成及分子构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以判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可以判断物质的分类情况;根据物质分子的构成,可判断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解答 解:A.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B.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金属钠与酸根组成,属于盐;含钠元素的盐可称为钠盐;故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 x=+1;故不正确;
D.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即分子构成中的原子个数比;但每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不能说成物质中的原子个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开学前某同学去实验室打扫卫生发现,放假前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几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展开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小松同学猜想:该溶液没有变质;小雷同学猜想:该溶液已变质
【表达与交流】小雷同学猜想的理由是(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实验验证】小松同学为了验正自己的猜想,取一定量试剂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于是认为自己的猪想正确.请对小松同学的结论做出评价(2)错误,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小雷同学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试剂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证实了溶液己经变质的猜想,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2CO3+2HCl=2NaCl+H2O+CO2↑.
【验证与结论】小林同学和小文同学对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了进一步探究,两位同学为了节约药品,将小松同学实验后的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于两只试管中,小林同学向其中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发现溶液仍为红色,小林同学得出了该瓶溶液为部分变质的结论.请对小林同学的结论做出评价(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
【反思与结论】小文同学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一种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且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准确证实了该瓶溶液已全部变质.请写出一种符合小文同学所加溶液的溶质的化学式(5)BaCl2或CaCl2.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在检验溶液中组成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6)反应现象明显;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和MgCl2,一定没有CuSO4
(2)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Na2SO4
(3)实验步骤①和③都有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名称为过滤.
(4)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Mg(OH)2+2HNO3═Mg(NO32+2H2O.
(5)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把第③步使用的Ba(OH)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9Cl3N2O,是饲料违禁添加剂.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瘦肉精属于有机物
B.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C.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77g
D.瘦肉精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进行分类.
①洁净的空气、②海水、③液氧、④氧气、⑤二氧化碳、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气体.
混合物①②⑦ 纯净物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采用此装置的原因是固液常温型,不需要加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在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E,采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
②如装置F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时,看到F中的实验现象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证明CO2具有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③某同学选用G装置进行实验,看到与上一步实验F中完全相同的实验现象,他由此得出与上一步实验完全相同的结论.此结论(答“合理”或“不合理”)不合理.
④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知识推断: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收集装置为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130172
反应后质量(g)m39010
A.表中m为1g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B.用Ba(OH)2溶液鉴别NH4Cl和Na2SO4两种无色溶液
C.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D.用稀盐酸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雨.产生酸雨的原因主要是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如NO、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SO2形成酸雨主要是两种途径:一种是SO2在空气中粉尘的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另一种途径是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H2SO3再被O2氧化为硫酸.氮氧化物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NO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NO.
酸雨危害较大,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破坏土壤成分等.减少酸雨主要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为减少燃煤产生的SO2,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从而将SO2除掉.为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N2和CO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NO2、NO.
(2)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SO2+H2O=H2SO3
(3)列举酸雨的危害.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
(4)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燃煤在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
(5)保护环境,减少酸雨,人人有责.作为公民,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是出行时,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