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X、Y元素化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YXB.Y2XC.YX2D.XY

分析 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由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确定出X、Y元素的化合价,进而由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X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Y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由X、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Na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和工业上用的盐通常都为NaCl
B.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可以加入NaCl
C.我们获得NaCl的主要来源是用烧碱和盐酸反应制得
D.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可以用酚酞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
B.20℃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是制取乙炔(C2H2)的重要原料.
(1)用电石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伴随着的能量变化表现为发光、放热,所以乙炔可用于照明、焊接及切割金属.
(2)电石制取乙炔后产生的灰浆可用来制备KClO3晶体.流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过滤的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在化学实验中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B.使用的玻璃仪器包括长颈漏斗、烧杯、玻璃棒
C.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单层滤纸的一边
D.过滤器中的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②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Ca(ClO32CaCl2KClO3KCl
溶解度/g209.074.57.334.2
上述流程中,向Ca(ClO32、CaCl2溶液中加入KCl,KCl与Ca(ClO32(填化学式)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得到KClO3晶体.
③Ⅱ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KClO3的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写出母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KClO3、CaCl2、KCl、Ca(Cl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为探究其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碱石灰样品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的,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和干燥气体.②CaCl2显中性.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小宏分析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Cl、NaOH、Na2CO3、Ca(OH)2、CaCO3
他认为含有Na2CO3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他同学否定了NaCl的存在,原因是反应物中不含有氯元素,因此不能生成氯化钠.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请补充探究过程.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部分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无明显放热现象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和NaOH
②继续加足量水,振荡,
③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消失,并产生气泡
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④从步骤②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⑤从步骤④的试管中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思考与分析】小涛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③的结论不准确,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该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Ca(OH)2,步骤⑤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NaCl、BaCl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我县某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有关气体的探究实验.
(1)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1
①此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小试管中放的药品是二氧化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若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稀盐酸,小试管中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集气瓶中应放的药品是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③在不改变此实验的基础上,同学们认为只要增加一个操作,还可以验证新制气体和其它化学性质.增加的操作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K处.
(2)小组的同学们又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处做标记.分别充满气体(甲为二氧化碳、乙为A气体、丙为二氧化碳和A气体的混合气体)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请你观察试推断:气体A的化学性质有不溶于水,不与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氧气、空气B.冰、干冰、食醋
C.白磷、水、大理石D.硫磺、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小丽同学将家中厨房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B.蔗糖C.豆油D.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烧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
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反应的方程式为: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其中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3.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该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