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如图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或错误是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填字母序号)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有正电    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其原子结构模型也存在缺陷.
(2)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能确定原子核与电子比较的质量大小;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可以看出科学的发展是漫长而曲折的,科学知识来之不易.
解答:解:(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错误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因而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存在的缺陷;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是绕核不断运动的,因而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的观点存在的缺陷.
(2)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根据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去,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少数被反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质量很大;有的发生了偏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不能说明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可以看出科学的发展是漫长而曲折的,科学知识来之不易,我们需努力学习,珍爱科学知识.
故答案为:
(1)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2)D
(3)科学的发展是漫长而曲折的;科学知识来之不易;珍爱科学知识.
点评: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漫长而曲折的,科学知识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热爱科学,珍爱科学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C、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D、不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取10g某氯化钠溶液,滴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白色沉淀.求:计算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Ag-108、Cl-35.5、Na-23)有关反应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如图气体制取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本装置还需进行的改进是
 
,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先
 
,后
 
以防止试管破裂.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以选C装置,理由是
 
,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
 
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
 
; 
(2)3个氢氧根离子
 

(3)沼气的主要成分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列出了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
(1)由上表可推出KNO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20℃时,把40g KNO3放入小烧杯,然后往烧杯中加入100g水并不断搅拌,则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要配制100g 10%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CuSO4、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氧原子
 

(2)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
 

(3)分子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物
 

(4)2个硫酸根离子
 

(5)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