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镁、铜、银 B.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空气、石油

C. 氧化物:氯酸钾、二氧化碳、臭氧 D.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在制备纳米级Fe粉的工艺流程中,其作用是______。

(2)纳米级Fe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上述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在制得的纳米级Fe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杂质,为了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在无氧环境下,先加水溶解,然后再洗涤、______、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

A. 碳与二氧化碳 B. 镁与稀盐酸 C. 白磷与氧气 D. 生石灰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将质量均为25g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在t1℃时,将足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蒸发10g水后再冷却到4℃,它们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分别分别为m(A)、m(B)和m(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将t2℃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则三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质均属于难溶物质

B.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气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B. 氢气可以做燃料,是因为氢气有可燃性

C. 自来水煮沸可以降低硬度,是因为加热时水中的部分钙、镁离子形成了沉淀

D. 往锈蚀的锁芯内灌少量铅笔芯粉末易开锁,是因为铅笔芯中的石墨有润滑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一瓶CO2,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 选择A、C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2)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

(3)金属矿物的储存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尤为重要。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

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I.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O2+2CO2=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II.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II.K2CO3与稀疏酸的反应与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类似。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小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因为有可能是反应乙生成的KOH继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实验2]按图①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2)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实验3]按图②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小组图①图②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3)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