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铝离子的符号为_____.
(2)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_____(填化学符号).
(3)金属镁由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
(1)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是学习化学必备的能力。如图是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所用到的实验装置及该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此反应的微观实质为: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_____;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2)上图中,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
(3)某元素的原子与一个氧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过量的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C.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炭粉恰好完全反应
D.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实验都涉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其中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吸入的空气中的小木条能继续燃烧,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小木条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面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①中铁钉先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Ⅳ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一组实验。
①是把干燥的喷有紫色石蕊的小花直接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把喷水后的紫色石蕊小花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①﹣⑤所指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上述_____发生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上述_____收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操作①②的名称_____;
(2)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
(3)液体A中含有的成分除水外,还含有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无色气体是氢气
B 向固体乙中加人稀硫酸一定不会产生气泡
C 液体A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小
D 液体A和液体B均可除去铁粉中的锌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
(1)璀璨夺目的钻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是_____。
(2)活性炭常用于冰箱除异味,是因为它具有______的结构。
(3)去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和水。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甲烷完全燃烧时甲烷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用加热后的玻璃棒点燃白磷,来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你能将实验作如何的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