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的研究.
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得电子;
(2)图2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4)实验后倒吸进广口瓶内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装置不漏气,红磷足量,没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5,为磷元素.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3)根据压强的变化分析;
(4)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5)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解答 解:(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最外层电子数是5个,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得电子.
故填:15;得.
(2)图2所示装置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化学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
(3)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故填:压强.
(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等.故填:装置不漏气;红磷足量;没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中制成的,其中碘 是溶质,酒精是溶剂;一试剂瓶中盛有蓝色溶液,其中标签上写着“硫酸铜”,这是指此溶液中的溶质.小明认为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请你举例说明此观点有误:水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出其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B.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C.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的原理.
(1)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2)乙醇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是某同学笔记本上记录的有关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③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④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
⑤浸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靠近浓氨水,滤纸条逐渐变成红色.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撷秀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图1装置做了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形成密闭体系,平衡装置内外气压;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为了弄清黄色固体的成分,他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1】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与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镁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氢氧化钠(NaOH)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下实验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试管中产生气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黄色固体为Mg3N2
【交流与思考】
该兴趣小组同学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他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灰黑色固体可能是MgO;
猜想2:灰黑色固体可能是Mg2(OH)2CO3
猜想3:灰黑色固体可能是Mg(OH)2
小红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2】
①Mg(OH)2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    ②Mg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小亮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说明有H2O(填化学式,下同)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猜想3是错误的,其理由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变化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而氢氧化镁中不含有碳元素.
该兴趣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2,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左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近一个
月的观察,试管中镁条表面仍为白色.由此可知:猜想2成立.
请写出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03$\frac{\underline{\;\;△\;\;}}{\;}$2MgO+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并标出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反应
(2)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3)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利用化学变化与其所达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化学变化目的
A合成医药抑制细菌和病毒,改善人体健康
B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