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镁是重要的工业材料,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如图是某工厂利用海水提取金属镁的工艺流程。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变为石灰乳的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电解氯化镁除了得到金属镁,同时会生成的一种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其中用到的玻璃棒主要作用是_____。
(3)写出生石灰的另一种用途_____。
(4)写出试剂a与Mg(OH)2的反应方程式_____。
【答案】放热 Cl2 过滤 引流 干燥剂 Mg(OH)2+2HCl=MgCl2+2H2O
【解析】
(1)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石灰变为石灰乳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电解氯化镁除了得到金属镁,同时会生成的一种非金属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单质为氯气,化学式为Cl2;
(2)根据流程图可知,操作A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得到氢氧化镁沉淀,操作A是过滤,其中用到的玻璃棒主要作用是引流;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可以用作干燥剂;
(4)试剂a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所以试剂a是盐酸,盐酸与Mg(OH)2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C.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l
D.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D.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D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对研究物质的酸碱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使用pH试纸测得家中某些物质近似的pH如下表:
小明将自制的紫菜薹汁滴入上述7种物质中,发现紫菜薹汁与紫色石蕊试液的变化相似,将紫菜薹汁滴入肥皂液中,液体变成绿色。
(1)若将紫菜薹汁滴入护发素中,你认为液体的颜色_____(选填“不变”、“变红色”或“变绿色”)
(2)通过查阅资料:人体胃液pH在0.5-1.5之间,小明同学懂得了患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能空腹食用上述食物中的_____。
(3)要洗去学校餐厅地面上的油垢,小明同学准备从家中选择带a“洁厕灵”、b“厨房清洁剂”两种物质中的_____(选“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向pH=2的稀硫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 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 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 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完酸碱盐知识后,小美对妈妈焙制糕点用的小苏打很感兴趣,她把小苏打带到实验室与小刚一起进行探究.
(1)小美取少量小苏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小苏打的水溶液显 性;
(2)小刚在烧杯内放入少量小苏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立即有 产生,说明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以用小苏打治疗 ;
(3)小美想:糕点非常松软,是不是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了CO2气体呢?于是她如图装置对小苏打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的确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试管内仍有白色固体,她猜测剩余固体可能是:①NaOH;②Na2CO3;③NaCl.小刚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小刚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他判断该固体为NaOH,小美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
(4)小美和小刚继续探究固体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Na2CO3 |
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受热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本次探究学习,小美对小苏打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她给妈妈提出保存小苏打的建议有: (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