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将室温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水的方法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酒精能溶解沾在试管壁上的碘固体
D.从100g质量分数20%的食盐水中倒出l0g,则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分析 A、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分析;
C、根据碘溶解于酒精中分析;
D、根据溶液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A、将室温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硝酸钾的方法,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正确;
C、酒精能溶解沾在试管壁上的碘固体,正确;
D、从100g质量分数20%的食盐水中倒出l0g,则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正确;
故选A

点评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Cl2C.2H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氧化钠易变质B.浓氨水易挥发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硝酸具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兴化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C.C、N、O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D.碳、氮、氧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常见基本粒子,例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为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写元素符号)O
②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3
③铁元素与铝元素两种元素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④当硅元素显+4价时,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若将1.8g水通电分解,可制得多少克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明了“全世界最小的机器”,将分子合成在一起,使其成为极微小的电机和传动装置,他们使得分子运动具有可控制性,只要加入能量,就能执行任务.下列实验现象体现分子运动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B.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几粒品红,液体变红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D.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在蓝色钢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