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属于氮肥
B.“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
C.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
D.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4∶3
D  

试题分析: 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A.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说法正确;B.因为硝酸铵属于氮肥,“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选项说法正确;C.从图上可以看出,硝酸铵需防嗮保存,所以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选项说法正确;D.从化学式可知,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4∶3,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试剂,也是重要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从组成上看,两者的不同点是______.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稀硫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说明这种物质具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
(2)方案一: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然后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_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方案二: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烧杯中的水吸入集气瓶中.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方案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还应再做对比实验,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从小明同学整理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杂质,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NaOH+HCl═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D.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分别通入无色酚酞试液都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B.为增强肥效,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所以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盐酸溶液、硫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硝酸溶液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煅烧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发生反应)时,某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则剩余CaO为m2g
B.若纵坐标表示氧元素的质量,则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纵坐标不能表示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D.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或氧元素质量,都可知CaCO3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普通食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和杂质,假设杂质不溶于水、受热不分解、与AgNO3不反应。王华同学测定普通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时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
请你完成空格和计算:
(1)王华进行操作1的目的是                  _;
(2)求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