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关于“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B.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C.水是一种纯净物,其中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错误;
D.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此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故填:C.

点评 本题考查水的通电分解实验以及化学方程式,学生应学会利用学科方法及化学用语在解答中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铁锈(氧化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I: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stackrel{氧化铁}{→}$水+氧气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单质,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无现象假设二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氧气的性质实验
(1)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实验时系在铁丝上火柴的作用是把细铁丝引燃,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为了与氧气充分接触,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或沙子的原因是防止炸裂集气瓶.
(2)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缓慢(快速或缓慢)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瓶内倒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再震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发生了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水槽;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气密性
(3)若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图A;写出实验室以图B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图E或图D,选择E的理由是氧气不(难)溶于水,图2收集装置中也可于收集氧气的是①(填编号);
(5)某同学制取氧气后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流程如图3操作m的名称是过滤,操作n的名称是蒸发,操作m、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引流;
(6)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0.3mol氧气,求所需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0.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物质不可能是(  )
A.甲醇(CH4O)B.甲醛(CH2O)C.乙酸(C2H4O2D.乙醇(C2H6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31.6g KNO3在100g水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一定溶解有31.6g KNO3
C.20℃,把31.6g KNO3投入100g水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30℃.31.6g KNO3不可能配制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实验小组用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  验  步  骤简     答
第一步:称取3g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装置①的试管中,点燃酒精灯.装置①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第二步: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用橡皮管连接a、b.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第三步:当装置②中水面不再下降,断开a、b,移去酒精灯,将装置②中的集气瓶密封,并贴上标签备用.
第四步:读取量筒里水的体积数并记录.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在理解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归纳本实验的目的:(不超过20个字)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