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做法 | 解释 |
A |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自制“叶脉书签”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
B |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 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是有焦羽毛的气味 |
C |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
D |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为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
(2)仪器 B 的用途_____;
(3)试管内现象:①_____,②_____;
(4)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_____;
(5)烧杯中现象:导管口①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
(6)做该实验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先_____,再用手紧 握容器外壁,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②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流程如图,利用铁的氧化物作催化剂,可提高效益。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总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C、O,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Fe
B. 该流程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使用了太阳能,充分体现了低碳的理念
C. 理论上,每生成32gO2,就需要消耗44gCO2
D. 理论上,每消耗44gCO2,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432g 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在制作时都需使用发酵粉,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最常见的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制作馒头用的发酵粉(白色粉末)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Ⅰ:碳酸钠; 猜想Ⅱ:碳酸氢钠; 猜想Ⅲ:_____。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10.5,说明溶液呈_____性。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该反应可表示为;而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2)参照实验:
NaHCO3稀溶液 | Na2CO3稀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产生气泡 |
加入C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同学方案:如图,取适量发酵粉在铜片上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甲得出结论:猜想Ⅱ正确。
乙同学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发酵粉加足量水后形成的无色稀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化学方程式_____。 |
②再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该溶液中含_____。 |
乙得出结论:猜想Ⅲ正确。
丙同学方案:用如图所示,锥形瓶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发酵粉,再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记录如表:
实验 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 | 最终得到 CO2 体积/mL | |
名称 | 质量/g | ||
① | 碳酸钠 | a | V1 |
② | 碳酸氢钠 | a | V2 |
③ | 发酵粉 | a | V3 |
(实验结论)经同学们讨论,最终确认:该发酵粉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反思应用)
(1)同学们讨论时认为:甲同学方案不严密的原因是_____。
(2)乙同学方案中,实验①中加入CaCl2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
(3)丙同学方案也能得到正确结论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4)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
(5)将12.0g该白色粉末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g,计算该白色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对含有固体不溶物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并计算纯度。
(1)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一定质量的粗盐、_____、称量剩余粗盐、过滤、蒸发、称量精盐。蒸发操作时,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的是_____(填序号)
A 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 B 过滤时,滤纸破损
C 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用水洗涤 D 蒸发时,液滴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铕属于金属元素
B. 铕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3
C.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D.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 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B. 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因为分子停止运动
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