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可以证明烧杯内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的则为不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的则为不饱和溶液
C.观察烧杯内是否有固体未溶解,若没有固体留下的是不饱和溶液
D.加入少量硝酸钾看固体是否溶解,还能溶解的则为不饱和溶液

分析 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观察烧杯内是否有固体未溶解,若没有固体留下,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D、加入少量硝酸钾看固体是否溶解,还能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对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可燃冰”是蕴藏在海底中的天然气,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被誉为“固体瓦斯”化学式为:CH4•nH2O.
(1)可燃冰(CH4•nH2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nH2O+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n)H2O;
(2)天然气属于不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cd(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        b.石油         c.氢能      d.地热能
(3)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辐射能,主要方式是“光-热”转换,请列举生活中的一例:太阳能热水器;
(4)如图是一种家庭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给用电器供电并用装置X电解水;夜晚,装置Y是氢-氧燃料电池,用于夜晚给用电器供电.
①白天,装置X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夜晚,装置Y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该系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该系统中能量的最初来源是太阳能
B.装置X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该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保护了环境.
(5)含硫的煤在燃烧时常会产生有害的SO2气体.为防止污染空气,常将燃烧后的气体(烟道气)通入石灰浆来吸收SO2,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生成的CaSO3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生成CaSO4,其反应方程式为:2CaSO3+O2═2C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7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污染
B.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推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为1:4,这是指它们的(  )
A.质量比B.质量分数比C.体积比D.密度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
(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B作发生装置,用C收集氧气的优点是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若B装置中装有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就可以制CO2,连接B和D装置可以收集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B和D装置,关闭K2,打开K1、K3,用试管收集CO2,此收集方法说明CO2具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石蕊溶液最终呈红色,使石蕊溶液变色的物质是碳酸.
(4)收集CO2后,关闭K1、K3,打开K2,欲使CO2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应如何操作把试管倒置或向试管中加水,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5)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水倒流进A瓶4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frac{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frac{1}{5}$,原因可能是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2Cu+O2+H2O+CO2═Cu(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试管A和试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是2:1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试管A中的气体是氧气,试管B中的气体是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
B.溶液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C.浓溶液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溶液
D.温度会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搅拌不会增大固体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B.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若甲、乙、丙、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