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常用于洗涤或干燥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写标号);写出D装置中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均可选用的发生置有____(填写标号),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可用于实验室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有______(填写标号),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最好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写标号),原因____
F 分液漏斗(锥形瓶、玻璃导管) A、B、D 2HCl+CaCO3=CaCl2+H2O+CO2↑ C和E E CO有毒,采用E装置防止CO逸出且便于尾气处理,以免污染空气 【解析】 (1)F装置是多功能装置,常用于洗涤或干燥气体;D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锥形瓶、玻璃导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以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选A、B、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经检测湘江水体未被污染,湘江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混合物 ②③ 【解析】 (1)湘江水中含在可溶性的杂质,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所以属于混合物;(2)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可防止江水受到污染;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易造成水体污染;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易造成水体污染;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防止江水受到污染。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A. 星火燎原 B. 水滴石穿 C. 积水成渊 D. 披荆斩棘
A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星火燎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燃烧是剧烈发光、发热的化学变化,星火燎原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水滴石穿是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积水成渊是将水聚集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C.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 【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 氧气仍然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性质
D.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A 【解析】 A、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一般不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说法正确;C、空气是混合物,但是各物质依然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说法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1)下列做法不符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理念的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焚烧农作物秸秆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其出行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对垃圾进行分类⑤使用无磷洗衣粉
(2)科学使用化肥对粮食丰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的化肥有,①尿素CO(NH2)2 ②硝酸钾KNO3③硝酸铵 NH4NO3 ④硝酸氢铵 NH4H2PO4⑤氨水NH3·H2O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对环境和气候造成影响。科学家在对二氧化碳循环的研究中发现,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碳循环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循环转变为碳酸钙的反应之一是2NaHCO3+CaCl2====CaCO3↓+CO2↑+______+H2O,请把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①③ ②④ 2NaCl 【解析】 (1)①焚烧农作物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故不符合;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其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符合;③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大量砍伐树木,不符合低碳理念;④对垃圾进行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⑤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体污染,符合。故选①③; (2)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由氮、磷、钾三种元素,只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一种营养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习非常重要。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氮气 B. 医用酒精 C. 生理盐水 D. 液化石油气
A 【解析】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A、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故是纯净物,正确; B、医用酒精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故错误; C、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故是混合物,故错误; D、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故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CO2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 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来进行分析。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小强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 认为此现象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C 【解析】 本题研究了蜡烛的燃烧,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发现了问题,应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或咨询老师,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