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如图所示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 二次污染 | 投资成本 (900m3设备) | |
臭氧 |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 <5min |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 约45万元 |
氯气 |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 >30min |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 约3~4万元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O2)和臭氧(O3)沸点比较低的是_____。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依据表1信息,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_____。
(4)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 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
C 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 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答案】氧气 化学 臭氧 ABD
【解析】
(1)氧气(O2)和臭氧(O3)沸点比较低的是氧气;
(2)臭氧处理饮用水是利用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利用了化学性质;故填:化学;
(3)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中臭氧所需时间少,快速杀灭病毒;故填:臭氧;
(4)A、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故A正确;
B、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由氧气制得臭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臭氧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类有益无害是错误的,故C错;
D、臭氧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所以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故D正确。
故填:ABD。
答案:(1)氧气;(2)化学;(3)臭氧;(4)AB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县自来水的水源地是一个大型水库,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净化水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出异味,再次过滤。
(3)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__________。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液氯灭菌,它会与水发生如下发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2HClO=2HCl+O2↑。该兴趣小组的小君同学用久置后的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请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填字号)。
A.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线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 (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生石灰和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求解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
(3)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___;
(4)若通过改变溶剂的方式得到E中一定质量的25%的某溶液,则D→E的操作及改变溶剂的质量为___;
(5)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___;
(6)制取(成分及含量相同的)该样品64g,需要含杂质的石灰石的质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G为常见金属,
E为红棕色固体;C、F都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 且C有毒;D、H都是无色气体单质;反应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只用C和D两气体,按一定分子数之比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相应产物,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选填字母序号)。A.CH2O B.C2H6O C.C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一)生活中的金属
(1)没有镁的存在,就不能形成叶绿素,也就没有光合作用,这里的镁是指_____。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2)家用热水瓶内胆上的银白色金属是_____,传统血压计中的金属_____
(3)硬铝、不锈钢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属于_____(选填“合金”或“纯金属”)。
(4)为了减少和避免雷电对高层建筑的危害,需安装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避雷装置,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_____。(填序号)
A 密度大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熔点高
(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4.0g某种铁的氧化物粉末放入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得到黑色固体粉末。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充分反应后 | |
Ⅰ 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4.0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8g |
Ⅱ 组 | 试管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30.0g |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32.1g |
(交流讨论)
(1)实验时应先通CO气体,其作用是_____。
(2)该实验装置有一明显的不妥,你认为是_____。
(3)实验数据应该选择_____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黑色粉末的成分,不选择另一组的理由是_____(答一点即可)。最终计算结果表明:铁的氧化物粉末粉化学式是_____。
(三)成分分析
(查阅资料)用CO还原Fe2O3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3Fe2O3+CO2Fe3O4+CO2
阶段2:Fe3O4+CO3FeO+CO2
阶段3:FeO+COFe+CO2。
改进上述实验装置,并用温控加热装置代替酒精灯探究CO与一定量的氧化铁反应。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控制在300℃﹣﹣500℃范围时,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
(2)图中H点对应的固体成分是_____
(3)图中M点对应a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1)A物质是____________。
(2)请从①②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并指明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举出其中一例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判断A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NaOH;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_____;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
(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_____。一定不是______。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