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提高温度(集中火焰).
(3)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混合物有剩余木炭粉.为了得到纯净的铜,该同学把此混合物置于蒸发皿在空气里灼烧,除去木炭粉.你认为该同学能达到目的吗?不能(写“能”或“不能”).理由是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被氧化为氧化铜.
(4)该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g,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88g.

分析 (1)氧化铜为黑色,经还原后变成红色的铜,据此分析;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在高温条件下,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也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4)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根据氢氧化钙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沉淀和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

解答 解:(1)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使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所以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不能.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被氧化为氧化铜.这样在除去碳的同时铜也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铜.
(4)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OH)2+CO2═CaCO3↓+H2O,
   74              44
14.8g              x
$\frac{74}{1.48g}$=$\frac{44}{x}$
x=0.88g
即: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88g.
故答案是:(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2)提高温度(集中火焰);(3)不能.铜在空气中加热能氧化为氧化铜;(4)0.88.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铜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
(2)用C装置收集O2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B(填序号).
(5)用D装置检验CO2,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6)将制得的CO2通入E装置中(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②反应类型不同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图文描述一致的是(  )
A.
人的生长曲线
B.
人体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
C.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晶体的融化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数目增多B.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C.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变D.水分子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今天是实验室开放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桌前,桌上摆有下列如图1仪器:

(1)他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称,同学们写出的仪器名称如图1所示,其中你认为有错误的是f(填序号).
(2)如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
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实验桌上的仪器中选用一个容量较小的仪器放到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
①请把C同学选用的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注意在答题纸上完成).
②你认为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都跑到空气中去了.
③C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能.
(3)D同学认为经C同学修改后,上述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此时,广口瓶内应放入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放在实验台上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某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物    质abcd
反应前质量/g6.403.204.000.50
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0.50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八年级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要对20g纯度约为90%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以下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精盐质量偏低的是(  )
①量取40mL水溶解粗盐;
②量筒量取必需的水时,仰视读数;
③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④蒸发结束转移精盐时,精盐有撒漏;
⑤称量精盐时,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精盐,而后移动游码至平衡.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