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_______)+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光合C2H4 ①③ 【解析】 (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和氧气,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一个未知分子中含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2H4; (3)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②目前的能源结构中,是以...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分别完成了下列实验:
(甲组同学实验)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 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乙组同学实验)将点燃的镁条放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主要是白色固体,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①甲组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②乙组同学实验反应后产生的黄色固体是什么?
(对甲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
(1)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 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2)对气体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相关验证实验
(作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是 H2; 猜想二:气体是 CO; 猜想三:气体是 CO2; 猜想四:气体是 SO2;
(初步验证)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正确,原因是 ___________ 。小组同学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又可得出猜想 ___________不正确。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气体的成分,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点燃该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__________ 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 _____ | 猜想一正确 |
(对乙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确定实验反应后产生的黄色固体物质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
(做出猜想) 黄色固体为 Mg3N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燃烧后的产物置于试管中,并向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微热,将__________ 试纸放在试管口 | 试纸变为 _______色 | 黄色固体为 Mg3N2 |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 N2 的含量远大于 O2 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 。
增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或不符合元素守恒、或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三干冷 水(或水雾、或水珠)润湿的红色石蕊 蓝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对甲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对乙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根据题中查阅资料提供的信息和氨气检验方法,氮气和氧气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对甲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式与化合价”过关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钙离子:Ca+2 B. 2个氢原子:H2
C. 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Na2O D. 3个氯分子:3Cl2
D 【解析】 A、钙离子:Ca2+,数字应在正负号前面,故A错误;B、2个氢原子:2H,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B错误;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故C错误;D、3个氯分子:3Cl2,氯气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D正确。 点睛∶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微粒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离子符号表示离子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B. 铝+氧气氧化铝
C.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D. 氧化汞汞+氧气
C 【解析】 A、木炭+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铝+氧气氧化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氧化汞汞+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 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 B. 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C. 锌与稀硫酸 D. 氯酸钾与高锰酸钾
B 【解析】 试题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由于碳酸钙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故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B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直接加热混合物 B. 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C. 向混合物中加水后过滤 D.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 【解析】 A、直接加热混合物,会使氧化铜与木炭反应,因此不可以,错误; B、可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会使氧化铜与木炭反应,因此不可以,错误; C、氧化铜和木炭粉都不溶于水,因此用水无法区分,错误;D、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氧化铜与氧气不反应,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A 【解析】 试题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分析判断。 A、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常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 C、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会渐渐停止,故C错误; D、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CaO→Ca(OH)2 B. NaNO3→Na2C03
C. C02→CO D. HCl→HN03
B 【解析】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A能一步完成; B、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所以硝酸钠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钠,故B不能一步完成; C、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C能一步完成; D、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故D能一步完成.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②③
D 【解析】 试题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A.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