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填空和回答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打火石呈银白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

2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1。铜 2.溶液为无色 (1)Mg+2HCl=MgCl2+H2↑(2)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3)隔绝氧气,剪去烛芯或用湿抹布盖灭

【解析】根据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确定金属不可能是铜,因为铜是红色的;又由于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因此推断该金属不是铁是镁。从燃烧的条件分析蜡烛芯里德金属不燃烧的原因是缺少氧气,熄灭这种蜡烛的方法也从灭火原理分析,采用隔绝氧气,剪去烛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图2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资料在线】

(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

(3)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表)。

(4)连接A、B、C装置, 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表)。

【实验装置】

【相关数据】

测量项目        数据编号

I

II

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

52.40

51.92

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

102.00

102.54

氮气的体积/mL

243.5

【回答问题】

⑴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⑵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⑶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          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          (填“有”或 “没有”)氧元素。

⑷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氧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 Na2CO3   猜想四:NaOH、 Na2CO3、Ca(OH) 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台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显现

猜想__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的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I: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II: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III:固体为NaOH

      IV:固体为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猜想I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

                 

证明有Na2CO3存在

                 

                   

                 

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II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氢气,所用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铜和浓硝酸反应能制取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①制取二氧化氮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向试管中装入铜片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图中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时,为缩短演示时间,二氧化氮最好放在_______(填上或下)瓶的集气瓶中,抽取两瓶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稀盐酸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

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   ;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   (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     。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   ;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 + 2CuO  2Cu + CO2 ↑;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 H2SO4 = Cu + CuSO4 + 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 

【实验探究】(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与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①取1.44 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

滴入足量的  ▲  ,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

溶液变为  ▲ 

猜想  ▲  错误

②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

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 g

猜想  ▲  正确

【评价反思】(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  ▲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 __,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__ _。

(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最有可能是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___。为了证明A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CaCl2,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Na2CO3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你推测是_ __(填物质名称)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