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1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
D.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 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铁钉表面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锥形瓶.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1中的①③④⑥(填标号)进行组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3)实验室可将②⑦⑩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其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丝和金属丝都可以上下移动)
兴趣小组同学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装入药品后,进行了以下操作:先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观察到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将铜丝下移使之与稀HNO3起反应.
①先让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的目的是排干净空气;
②铜丝和金属丝设计成可以上下移动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写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④证明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的方法是打开开关,鼓入空气,由无色变红棕色,证明是NO;
⑤下列关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两者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一氧化氮可发生氧化反应
C.二氧化氮可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CH4)气体 鉴别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Na2CO3(NaHCO3)固体 除杂 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是O;
(2)门捷列夫最早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稀有气体约占0.94%;
(4)KClO3的化学名称氯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生活处处有化学,请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小明庆祝生日的一些情景
(1)小明的妈妈做了小明最爱吃的红烧鱼,鱼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2)小明的爸爸送给小明一套腈纶运动衣,衣服的材质属于B(填字母序号)
A、塑料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天然纤维
(3)生日过程中小明用打火机点燃生日蜡烛,发现可燃性的气体在打火机里压缩成了液体,其微观解释是气体分子间隔大,容易被压缩,最后小明吹灭了生日蜡烛,这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水和空气都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获得的稀有气体可用作焊接保护气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物理变化
C.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氧气可用作高能燃料
D.硬水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是化工、医疗、高新材料的重要原料.5.6g乙烯不完全燃烧发生如下反应:2X+5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2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O
B.该反应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
C.该反应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有4种
D.若增加3.2g氧气则不会有CO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化学课上老师向NaOH溶液通入CO2后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①CaCl2溶液可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在水溶液中CaCl2不与CO2、H2CO3等物质反应.
【实验一】证明反应物之一CO2消失了
(1)同学门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充满CO2的广口瓶中滴入NaOH溶液.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气球变鼓.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2)老师提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气球变鼓,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据此,你认为上述实验应做的改进是设计对比试验,用同样体积的水与同样的二氧化碳,观察气球的形变.
【实验二】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方案二: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1)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2)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方案一,理由是装置中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气体,水中也能溶解部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