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11.

分析 20℃一定质量甲的溶液,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6g-1g=5g晶体,两次析出的晶体质量不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20℃一定质量甲的溶液,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6g-1g=5g晶体,则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第三次蒸发10g水会析出5g晶体,共析出6g+5g=11g晶体,故n的数值是11.
故答案为:不饱和;11.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第一次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B.水蒸发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 5 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烧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液体时引流.
(2)小波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漏斗末端的尖嘴处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不溶性(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丙烷常用作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
(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D(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其优点是②(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①(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E物质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物质名称填在空格内.
A氧气;B硫;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E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1)氢元素H;(2)碳元素C;(3)二氧化碳CO2;(4)氧化镁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