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分析 催化剂是指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加入相应的催化剂也不能使反应发生,不能夸大催化剂的作用.

解答 解:A、催化剂只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并不是不使用催化剂反应就不能发生,又很多化学反应就不需要催化剂,故错误;
B、使用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并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故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
D、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催化剂的特点及催化作用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4种元素是氧、硅、铝、铁,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氮、氧.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3)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4)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氧化物是水.
(6)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7)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氢气.
(8)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9)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10)21世纪的重要的和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金属材料是钛.
(11)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2)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1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硝酸铝.
(1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1将生石灰加入水中,试管中a固体量增加、b固体完全溶解;图2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后,a、b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甲是a物质,乙是b物质
C.t℃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甲
D.t℃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  )
A.硝酸钾KNO3B.硫酸钾K2SO4
C.尿素CO(NH22D.磷酸二氢钙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
A.铁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B.氢气具有还原性,氢气能燃烧
C.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生锈
D.硫在氧气中燃烧,加热时硫能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的是(  )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②铁丝在氧气燃烧  ③硫磺在空气中燃烧  ④木炭中氧气中燃烧.
A.①②B.只有③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从H、O、C、Cl、S、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各类型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各举一例)
①酸性氧化物SO2 ②无氧酸盐NaCl③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小明同学“计划用氯化钡溶液将稀盐酸与稀硫酸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或NaHCO3中含有Na、H、C、O等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
②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如表: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
实验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实验三: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

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在讨论时,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总结】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