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五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五种元素B. 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 ②③⑤都是稳定结构,都属于阳离子D. ①表示的粒子为金属原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A、B、C、D四瓶无标签的物质,其中A、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为黑色固体,D为无色液体。为了探究他们的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固体C点然后伸入A气体中,发现C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了气体B;往液体D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了气体A。根据该小组的实验,填写下列空格:
(1)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固体C在A气体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②往D中加入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认识物质,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请你一起参与下列实验探究。
(探究Ⅰ: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个小组均可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H2O2溶液、MnO2、CuO、红砖粉末。
A组: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5mL10%H2O2溶液,三次实验分别加入0.5gMnO2、红砖粉末、CuO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试剂 | MnO2 | 红砖粉末 | CuO |
t/s | 10 | 60 | 20 |
由此可出结论:MnO2、CuO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
补充对比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气体。
更正结论:红砖粉末有催化作用,三者中MnO2催化效率最高。
B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H2O2溶液,加入0.5gMnO2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H2O2溶液,加入0.5g CuO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
实验结果t1______t2(填“>”或“<”)。
结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并补充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时间t3,且t1<t3<t2。
更正结论为:当催化剂种类及质量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____________。
C组: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L5%H2O2溶液和0.5gCuO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浴和50℃热水浴记录时间t4、t5,且t4>t5。
结论:当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上所述:为了研究某一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量必须相同。
(探究Ⅱ: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铁丝(含碳量0.69%)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填名称)。
查阅资料:①CO2和SO2溶于水后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②硫是淡黄色固体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可以在CO2中剧烈燃烧,反应为:Mg+CO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些信息: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A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产生一种无色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D是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无色液体E中加入黑色粉末F,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A,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G,而F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
(2)B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无色液体E中加入黑色粉末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1)(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
(2)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填化学符号),该气体__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4)若燃烧匙内所装红磷的量偏少,则测出的氧气的含量偏________(填“低“或”高“)
(5)(实验拓展)
小明将压强传感器与图1装置连接,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了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根据上图请描述红磷燃烧开始后,集气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图1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7)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的替代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 ______ 。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3)林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她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______。
(4)若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______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
(5)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用双氧水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
(6)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选用 ______ ;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排水法收集氢气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用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____。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2)在由两个容量各为50mL的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起始时活塞处的读数均为25mL。然后给装有细铜丝的硬质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此时该注射器的读数是41.2mL。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
②小强测得实验结果,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
A 加入铜丝量太多 B 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C 加入铜丝量太少
(3)小军认为在家里可用燃烧蜡烛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方便,并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小明认为小军的设计不行,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小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答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 ②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 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